2018-08-23

爱与文明生存空间

爱与文明生存空间
— “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

文理兼备才情俱佳的同学在群里发问:

{那些灿烂的古文明非常有爱,都被相对不怎么懂爱的蛮族给灭了,怎么解释?[调皮]} -- 立华

{圣经里被灭的古文明都是“乱爱”到或淫乱或堕落到无法悔改的地步而被灭的。包括上帝特选族裔的(古)以色列国,在所罗门之后,先是堕落后被巴比伦的萨珊帝国(?) 灭一次,好不容易恢复后又进入法利赛人主导的虚伪堕落时代,最终被罗马帝国吞没。 这解释合你意吗[呲牙]} -- efan

{继续叫板:乱爱也是爱,好好爱也有被灭的。可不可以说:爱降低生存机率,但有可能提高生存质量[疑问]} -- 立华

{先赞你一个: “爱降低生存机率,但有可能提高生存质量”,暗合《三体》的核心句“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” 。
回头手闲了再试图应考你的叫板题啊} -- efan

    下面算是应考答题:

    上面所说圣经里被灭的古文明,所多玛(Sodom) 蛾摩拉(Gomorrah)之流就不提了(连上帝降灾之前派来给最后机会的使者,它们都想鸡奸!即便是从象征意义上,这样的“文明”都当灭绝)。其他迦南地的原住民,多是池鱼之殃,因其王族或拜偶像而淫乱,或顽梗不灵直接对抗过耶和华上帝的道路,而被灭族。古语“危邦不居”真是不可不察!
以上是圣经旧约时代,也称律法时代,上帝费了大愿,试图以大能让人守律法而脱离罪恶。但(因人类实在罪性难免而使)律法计划失败,除了上帝所拣选的先知中的一些如亚伯拉罕、摩西、耶利米等极其有限的人得其真义并守护至终而得应许灵魂得救,对其他人毫无怜惜。结果是凸显上帝的大能和性情(常发烈怒),但其道却始终不能传扬人间。哪怕在其特选的古以色列族,上帝虽百般或保护或管教,仍过不了多久就反复,其道不彰,其民糜乱......反反复复,反反复复,终至古以色列族被上帝放弃,其国灭亡。这难道不是反证上帝按祂自己的形象所造的人,其人性骨子里的自由意志是多么顽(yu3)强(dun4),无法根除吗?人世间还有妄图独裁奴役他人的朱炙之脑蛮牛之流,醒醒吧。

    终于上帝彻底更新计划,地球纪年两千年前,令耶稣基督道成肉身,亲历人世,开启福音恩典时代。耶稣基督以上帝独子的身份,背负起象征人间苦难的十字架,担当起全人类的罪,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,成全旧约律法,开启新约救赎。而当独子犹豫跪求祷告时,上帝忍悲含痛不撤去独子面对的苦杯(太26:36-46),从而得以真诚怜悯而不虚伪地开启对卑微且有罪的人类的救赎,传给人间福音大爱,让人人有平等机会因信(耶稣基督)称义得救赎。这里,上帝一方面拨除了容易导致集权独裁而堕落的根基,废止了世袭的专职祭司体制,开创“信徒皆祭司”,人人皆可透过复活的耶稣基督之灵直接向上帝祷告诉求。另一方面,以大爱直接针对个体内心而不再是简单以国家或族群为对象,重塑“爱”的定义:

4 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;爱是不嫉妒;爱是不自夸,不张狂,
5 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处,不轻易发怒,不计算人的恶,
6 不喜欢不义,只喜欢真理;
7 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
8 爱是永不止息。

林前13:4-8)

基于此,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,“乱爱”不是爱,被灭的“文明”,都是缺乏真爱的。只有进入耶稣基督里的爱,才可永葆文明,永不止息。

2018-08-12

恩典和怜悯都来自主耶稣基督

恩典和怜悯都来自主耶稣基督
-- 高伟川【夏日艺术赏析】“一滴水揭示一场暴风雨”所传达的

    8月11日傍晚的讲座,在那宁静朴素大方的庄园内,以全场一百多人同唱颂歌《是爱》起始,以“灵魂之歌”唱诗班的第一次公开献唱处女作《宣教之歌》收尾。伟川师母以梵高的画作为经,以他的书信为纬,现场编导出一场华丽而庄重,雅俗共赏的夏日艺术盛会。

    从一滴水的角度引入,伟川师母以她的专业艺术赏析功底,带领大家领略梵高名画所揭示的内心暴风雨般的情感,对苦难的怜悯。

吃土豆的人

    劳苦清贫的生活,却因着从上(耶稣基督)而来的光辉恩典,一家人的内心安宁祥和。背后透射出梵高的基督徒内心孩童般的淳朴真挚。
    不经伟川的带领,我这缺乏艺术观察细胞的人,就完全忽略了梵高此画中所呈现的自上而来的光辉,那并非马灯所能照亮的光辉,如此自然而祥和。
    梵高生于基督牧师家庭,短促的人生,生时不为人理解,在周围世人眼中,单纯得幼稚,四处碰壁,活得可谓艰辛。然而自以为精明的世人怎能体会得到,正是孩童般淳朴的心,能体会他人的苦难而真心的怜悯,这样的怜悯的心才是上帝所看中,所高举的。其他任何做作都是徒劳的。

向日葵
    打破常规画法而凸现出的生命力,正是梵高心中生命力的体现。

教堂

    教会还是原本应属基督肢体的教会吗?画中的老妇人能找到教堂的入口吗?满天忧郁的蓝色调凸显梵高悲天悯人的内心。

麦田

    一说是梵高自杀的麦田。伟川指出有一说法是梵高并非自杀,而是有一小孩误伤他,梵高为保护小孩而承认自杀。这小孩何尝不就是梵高自己的内心?

    一个多小时的讲道,伟川引领大家充分领略到梵高画作中所呈现的内心风暴,对人世苦难的怜悯。

正巧同一时间读到“小万工”微信公众号推荐的一篇有关怜悯的力作,引用几句重点:

就连全能的上帝要完成人类的救赎,也必须通过道成肉身的方式。如果没有耶稣的受难,上帝的爱也会显得肤浅和高傲。
上帝解决这样的困境,是通过进入的方式。耶稣必须受苦,上帝的爱才是真实的,可敬的、不矫情的。
也唯有如此,才不至于像站在街边巷口的法利赛人,他们只能看到违背摩西十诫的耶稣却看不到主日里病人的苦痛。
他们哪怕每日念叨着耶稣的名字,耶稣也终究不认识他们。

    伟川讲道结束,特邀来支持的80岁的冯津牧师发表现场感想,直指一切恩典和怜悯都来自主耶稣基督。并分享个人见证,18年前老伴病逝,他痛哭求问上帝为何不听他的祷告?答案是上帝两千年前也没有听祂独生子耶稣的祷告,没有免去耶稣基督上十字架的苦杯 (太26:36-39)。
    正是耶稣基督代人类的受难,完成了人类的救赎,带给我们恩典和怜悯的大爱。

    如同歌里所唱的:因为爱使人活着有希望。

    我们还有什么犹豫不能悔改信主得重生,交托主的呢。